什么是成本报表

什么是成本报表

什么是成本报表?

财务会计 355人次 2022-10-12 16:36
我想问一下,什么是成本报表?
最佳答案:
成本报表是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 编制,对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综合反映报告期内的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就是说,企业的供、产、销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水平,最终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产品成本中来,通过成本报表资料,能够及时发现在生产、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2.评价和考核各成本环节成本管理的业绩;
利用成本报表上所提供的资料,经过有关指标计算、对比,可以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成本计划、费用预算过程中的成绩和差距,以便总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企业成本费用计划预算,而努力奋斗。
3.可利用成本资料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报表 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成本差异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程度以及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 注意力放在解决那些属于不正常的、对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差异上,这样对于加强日常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有了明确的 目标。
4.成本报表资料为制定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企业要制定成本计划,必须明确成本计划目标。这个目标是建立在报告年度产品成本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报告年度成本计划执行的情况,考虑计划年度中可能变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来制定新年度的成本计划。所以说本期成本报表所提供的资料,是制定下期成本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管理部门也根据成本报表资料来对未来时期的成本进行预测,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和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分类
1、编制时间
成本报表根据管理上的要求一般可按月、按季、按年编报。但对内部管理的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日、按旬、按周,甚至按工作班来编报,目的在于满足日常、临时、特殊任务的需要,使成本报表资料及时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2、对外成本报表
对外成本报表是指企业向外部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和联营主管单位等报送的成本报表。在市场经济中,成本报表一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管理用的报表,为了保守秘密,按惯例不对外公开发表,但在中国国营企业和国有联营企业中,为了管理的需要,或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需要分管和托管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为了监督和控制成本费用,了解目标成本完成的情况,进行行业的分析对比,并为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依据以及投资者等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都要求企业提供成本资料。实际上也还是一种扩大范围的内部报表。
3、对内成本报表
对内报表是指为了企业本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各种报表。这种报表,其 内容、 种类、 格式、 编制方法和 程序、 编制时间和报送对象,均由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来确定。成本报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编制目的,主要在于让企业领导者和职工了解日常成本费用计划预算执行的 情况,以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来控制费用的发生,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为 企业领导者和投资者提供经营的成本费用信息,以便进行决策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 成本费用。
4、反映费用情况的报表
反映费用情况的报表有制造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等。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费用支出总额及其构成,并可以了解费用支出合理性以及支出变动的趋势,这有利于企业和主管部门正确制定费用预算,控制费用支出,考核费用支出指标合理性,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经济责任,防止随意扩大费用开支范围。
5、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
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有产品生产成本表或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主要产品生产成本表、责任成本表、质量成本表等。这类报表侧重于揭示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内部潜力提供有效的资料。
特点
成本报表从 实质上看,它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报表。企业内部成本报表主要 特点有:
1.编报的目的主要服务于内部;
过去在计划经济下的成本报表和新体制下的成本报表编报服务对象和目的是有差别。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成本报表与其他财务报表一样都是向外向上编报,为上级服务为主。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成本报表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满足企业管理者、成本责任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有利于观察、分析、考核成本的动态,有利于控制计划成本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预测工作。
2.内部成本报表的内容灵活;
对外报表的内容,由国家统一规定,强调完整性。内部成本报表主要是围绕着成本管理需要反映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一个统一的内容和范围,不强调成本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往往从管理出发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侧面进行重点反映,揭示差异,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因此,内部成本报表的成本指标可以是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管理目的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使内部成本报表真正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
3.内部成本报表格式与内容相适应;
对外报表的格式与内容一样,都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不能随意改动。而内部成本报表的格式是随着反映的具体内容,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不同内容可以有不同格式,同一内容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格式,总之,只要有利于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可以拟订不同报表格式进行反映和服务。
成本报表 成本报表的编写过程
4.内部成本报表编报不定时;
对外报表一般都是定期的编制和报送,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报送。而内部成本报表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服务,所以,内部成本报表可以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适时地、不定期地进行编制,使成本报表及时地反映和反馈成本信息,揭示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效率,控制费用的发生,达到节约的目的。
5.内部成本报表按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上报。
对外报表一般是按时间编报的,主要是报送财政、银行和主管部门。而内部成本报表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逐级上报,或者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权责范围内进行传递,使有关部门和成本责任者及时掌握成本计划目标执行的情况,揭示差异,查找原因和责任,评价内部环节和人员的业绩。
编制依据
编制成本报表的主要依据:
1.报告期的成本账簿资料;
2.本期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等资料;
3.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资料;
4.企业有关的统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等。
编制要求
为了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充分发挥成本报表的 作用,成本报表的编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真实性。即成本报表的指标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能如实地集中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
(2)重要性。即对于重要的项目(如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在成本报表中应单独列示,以显示其重要性;对于次要的项目,可以合并反映。
(3)正确性。即成本报表的指标数字要计算正确;各种成本报表之间、主表与附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是有勾稽关系的数字,应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应相互衔接。
(4)完整性。即应编制的各种成本报表必须齐全;应填列的指标和文字说明必须全面;表内项目和表外补充资料不论根据账簿资料直接填列,还是分析计算填列,都应当准确无缺,不得随意取舍。
(5)及时性。即按规定日期报送成本报表,保证成本报表的及时性,以便各方面利用和分析成本报表,充分发挥成本报表的应有作用。
以上就是12行金融导航网12hang.com)对 什么是成本报表? 的问题解答,如您对 什么是成本报表? 的问题解答有更好的解答,请通过QQ:2477359901 / 2477359901@qq.com 向我们反馈!

相关问答

什么是市场增加值? 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 什么是长期偿债能力? 什么是流动资产盘亏? 什么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什么是存货清查? 什么是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什么是等级筹资理论? 什么是长期成本? 什么是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偿债能力? 什么是房地产成本? 什么是成本效能? 什么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 什么是技术推算法? 什么是流动资金? 什么是制造费用明细表? 什么是巴恰塔亚模型? 什么是经营还债能力? 什么是主营业务成本? 什么是项目成本? 什么是指数趋势分析? 什么是查账? 什么是人力资本价格模型? 什么是成本分类? 什么是水平分析法? 什么是长期债务? 什么是实质选择权? 什么是制造费用分配? 什么是管理工具论? 什么是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成本计算?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 什么是联合成本? 什么是现金流入量? 什么是增量成本? 什么是表表核对? 什么是采购费用? 什么是存货成本? 什么是经营性资产? 什么是土地开发成本? 什么是每股公积金? 什么是环境成本? 什么是所有者论? 什么是米勒-奥尔模型? 什么是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什么是现金流量图? 什么是支付能力? 什么是成本动因? 什么是返工品? 什么是税差理论? 什么是期限匹配理论? 什么是联产品成本计算? 什么是客户盈利性分析法? 什么是存货周转天数? 什么是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什么是商业汇票结算? 什么是抽样盘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