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议成本

什么是会议成本

什么是会议成本?

财务会计 358人次 2022-10-12 14:35
我想问一下,什么是会议成本?
最佳答案:
会议成本是指与会人员及服务人员花费在会议期间的时间量价值、相当于工作量价值及其经费开支的总和,即时间成本、效率损失成本和直接会议成本。
会议成本的类型
会议作为工作手段的一种,也和其他行为方式一样有它的成本。
一个是直接会议成本。这种成本也可以称为会议花费,这些花费包括与会者到达会场的旅行费用、会议期间的住宿、交通等费用、会场的租金、相关文件资料的费用等等。这些花费都比较直观、清晰,也比较容易预估和统计。
另外一个是时间成本。它由与会者的会议准备时间、到达会场的旅行时间以及会议工作人员(包括会议秘书)的时间和与会者的人数等几个相关因素组成。有时,这种时间成本可能由于各种比如与会人员的准备时间太长且零碎等因素,造成难以统计和计算,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金钱成本。金钱成本由与会者人数和与会者的平均工资构成。
还有一个是损失成本。这个成本是由于与会者参加会议,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造成的生产、管理、市场反应的滞后等产生的损失。这个成本比较隐蔽,很多时候会被忽略掉,但它形成的结果又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比如公司的周例会,可能有不少参加周例会的人有这样的经历,开会时心不在焉,因为还在想着某个客户的电话或许马上就要打进来了,前台或者秘书不一定处理得好,会跑单。
会议成本计算方法
会议成本=会议工时成本+效益损失成本+会议直接成本。
即:会议成本=参会人员平均小时工资×薪资附加值系数×会议小时数×(参会人数+2)×(1+1.5)+会议直接成本。
会议成本增加的原因
造成会议低效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会议时间安排不当。比如会议安排在快下班的时候召开,这时候大家已饥肠辘辘,而且可能已疲惫不堪,甚至可能归心似箭了,大家的精神和心绪都无法集中,会议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了。
降低会议成本的方法与途径
降低会议成本的前提是要先明白会议的类型
在会议成本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会议的成本很可能失控;特别是时间成本和损失成本,非常有机会居高不下或是大得惊人。
但是会议是必需的,它有着其他沟通方式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周例会,在总结和规划方面就很有效;而且各种会议都有它召开的合理时间和频率,这种时间和频率与会议的类型有关。
沟通型:这种会议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交流信息、内部协调、得出结论等;比如部门协调会、头脑风暴就是这种类型的会议。在这种会议里大家就是要把自己的观点、想法、信息谈出来,相对的会议气氛会轻松随意些;特别是头脑风暴,更是要大家的思维发散出去,甚至可以不需要得出结论。
管理型:这种会议主要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规范或是宣布政策和决定;典型的像阶段性工作分配会议等;这种会议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一些事情或规定,不需要大家就会议的内容、事项作讨论,只需要按照上面的规定执行。
决策性:这类会议主要是得出某些决定或方案;比如董事会、一些流程的制定会等等。这些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要针对某个或某些具体的问题达成一致,并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并规范大家按结论去行动。
知道了会议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预防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尽量让每次会议都可以高效;除了调整上面的那些方面外,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作为会议的主持者
1、参加会议的人员数量要控制合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与会者在公司的层级不能选树过大,应保证每人都能在正常的压力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要心胸宽大,接纳各种意见,并给每个发言者以鼓励和赞扬;善于倾听和理解,不忽视各种看是微不足道意见和看法;注意措辞,不要打击了他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此不同意见的人。每个与会者的风格、能力、经验、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可能不一样,就有可能形成理解的偏差或误解,甚至是冲突,这时候既要有积极正面的心态,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技巧来保证会议在正确的氛围下进行。
3、注意会议的主题和大家讨论的方向又无偏差,要适时把会议方向拉回来;同时还应注意会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从众心理,多鼓励持与大家不同意见的人多发言,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对于要公布的既成决定,要控制会议不再讨论,如的确需要,可以里外安排会议专门讨论。
4、控制会议按流程进行,掌握好时间,尽量不要推迟或延长会议;对每个与会者的发言时间应该有的限定;如果会议议定需要得出结论的,要事先告诉与会者,让他们心里有数;这些都可以在会议议程里写明。
5、会议得出的决定和结论应该落实到部门或人,并且确定完成需要的时间、资源、配合以及遇到问题时可以到何处或向谁活的帮助等等。
6、安排会后跟踪,确定会议的决定和结论能够有效实施。
作为与会者
1、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会议。开会能够直接表现与会者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应变等等能力,同时还可以与其他与会者进行交流;这既是展现自己的一个舞台,也是提高自己的机会。
2、明确会议目的,做到事前准备充分,发言有的放矢。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成本,又能让大家明确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助于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
3、会前做好准备,除了准备好自己要发言的内容以外,还应大致了解一下其他与会者可能发言的内容,并且应该考虑到自己可能会被提问,有可能的话也准备一下应该提出的问题或意见。
作为会议的协助人员
1、要事先准备好会议议程,并在会前打好发到每个与会者手上,让每个参与者都明确了解会议的目的、主题、程序、参与人员构成等等;如果需要大家同意讨论的问题,应事先将这些问题的相关资料准备好,随会议议程一同发给每一个与会者。
2、要做好会议记录,并且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发给每个与会者和相关部门。
3、如果会议的除了需要成文的规定或决策,要及时将会议记录给决策人过目签名,然后再下发。
会议的地点安排不当。比如头脑风暴安排在一个人声鼎沸的公园里,这下好了,大家需要找创意找灵感的条件都没有了,总会不断地被人打扰,会议怎能有好的结果呢?
与会者的选择不当。比如产品设计会议没有请设计师却请了生产工人,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会议主持人选择不当。如果会议主持人的技能、经验、权威不足以掌握会议的方向、内容、局面时,或者主持人的风格与会议需要的气氛不匹配时,会议都可能的失控,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会议的准备工作未能做好。会议前没有及时通知大家,大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需要的资料,或者无法安排时间参加会议造成缺席;这种会议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会议的目的、流程不明确。为何要召开会议的理由和目的不明确或不充分,与会者不知道要的讨论什么或者要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的会议只能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就是12行金融导航网12hang.com)对 什么是会议成本? 的问题解答,如您对 什么是会议成本? 的问题解答有更好的解答,请通过QQ:2477359901 / 2477359901@qq.com 向我们反馈!

相关问答

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什么是财务分析中的五力分析法? 什么是银行存款核算? 什么是财产清查? 什么是成品资金? 什么是销售费用分类? 什么是混合成本? 什么是存货盘亏? 什么是鲍摩尔模型? 什么是成本计算? 什么是营业现金流量? 什么是半成品成本? 什么是净现金流量? 什么是潜成本理论? 什么是企业自身发展能力? 什么是代理成本? 什么是实收资本的确认? 什么是股利信号理论? 什么是损失性费用? 什么是生产费用? 什么是重置成本计量? 什么是价格成本? 什么是对外投资盘盈? 什么是净营业收益理论? 什么是不定期清查? 什么是长期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资本成本? 什么是资金核实? 什么是股利迎合理论? 什么是成本链模型? 什么是运营能力? 什么是定期清查? 什么是后资本结构理论? 什么是历史比较分析? 什么是使用成本? 什么是试算表? 什么是停工损失? 什么是制造费用明细表? 什么是财务资讯共享管理? 什么是非现金资产? 什么是成本性支出? 什么是合同成本? 什么是总固定成本? 什么是什么是损益表? 什么是帐面价值? 什么是汇兑结算? 什么是固定资产盘盈? 什么是指数分析法? 什么是支付能力?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什么是MM模型? 什么是采购成本? 什么是社会边际成本? 什么是制造费用? 什么是财务契约理论? 什么是流动资产盘亏? 什么是长期债务? 什么是财务净现值? 什么是实质选择权? 什么是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