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财务会计 369人次 2022-9-15 13:34
我想问一下,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最佳答案:
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称之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各级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公检法机关、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以及事业单位所依法占有。目前存在七个方面问题:
1、管理的认识滞后
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与改革问题上,至今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尚未认识上的突破,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管理是合二为一,至今尚未有一致的共识。
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主体与相应责任的落实尚不太明确。
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措施受到利益意识的牵制。
2、管理目标被受制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目前模式,仍然是加减变化中计划经济的版本,前些年改革中试图解决一些问题,但因火候尚未形成而被搁置。改革目标受制的原因有:
①、不认可非经营性资产改革应该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②、不认可改革后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应该法制化。
③、不认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应该逐步程序定额管理。
3、管理中力量尚需要整合
非经营性资产在认识统一后,还有力量分散的问题,难于举起管理的重锤和改革利剑,改革举措多半无法触动深层次问题。非经营性资产购建管理与日常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中形成错位管理,相互间的工作沟通少,对于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处理意见不一,更难形成合力对付问题。
4、管理基础的相对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之所以长期问题较多,与其管理基础相对较弱有着直接关联。
①、领导的重视基础不够,重建设、轻管理,宁要数量,也不愿要质量。
②、管理的技术基本不实,存在着严重的无账、账不健全或账实不一的现象。
③、管理的标准基础不科学,在相关账簿中尚未反映土地的价值。
④、管理的综合基础不牢靠,至今尚未建立相关管理数据库,管理中的综合可比度较弱。
5、管理中依法处置规范程度较弱
资产从形成到退出是管理应该监控的全过程;对于资产出现不适用、不需用,及毁损等情况,需要依托产权关系,依法处置。但是在实际中,仍有极个别单位在资产处置工作中,不按规章办事,在资产调拨、出售、报废和报损等方面,违规操作,逃离制度监控;甚至借处置之机,侵吞国有资产。
6、管理中效益与工作之比不甚理想
强调资产使用的经济与社会合一的效益问题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最为愿意意识到的认识问题。但是在实际中,有些单位占有过量的资产,与所从事的工作量形成不了合理的效益之比。更有甚者,多余的资产成为单位创收入的出处。而且占有资产比例之大,但实际工作成效不好,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占有资产情况的一个灰色缩影。
7、管理中混合所有权与占有权
所有权与占有权没有依法分离,引发了资产管理陷入被动境地。个别单位混淆两权界限,把国有资产利益圈为小集体利益,刁难代表所有者权益的政府部门行使管理权限,如闲置房产和土地,有关部门无法介入管理,这一部分资产成为单位赚取本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条件。
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走向纵深阶段的今天,提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思考,并为此付出实施,其意义不亚
于改革初期提出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不论是 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必须加深如下思想认识:
1、改革应该摆正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管理位置
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大部分资产在现代资产管理活动中,从各自的角度发挥的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公用性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管理作用,增加财政负担。以至于因为资产掌握者是各级政府机关、权力机关和政法机关,以及相关部门,而以此圈定为权利资产,不与经营性资产等同进行改革。造成原因主要是相关的管理者缺乏从管理战略角度审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同样需要面临改革大趋势,所以国有资产改革还需补课。要从三个方面提高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急迫性的认识:
①、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要与时俱进,必须进行改革;
②、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行政意识,从责任角度增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的思想意识;
③、要扩宽改革实践的视野,从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中吸取经验。
2、改革中寻找解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良方
应该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需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不少问题。众所周知,在当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中有一些较深层的问题:
①、所有权与占有权两权尚未分离问题;
②、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资产标准尚未达到规范程度问题;
③、行政事业资产存在经营成分问题;
④、政府性资产总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非经营性资产 非经营性资产
这些是不可能从旧的思维中寻求出答案。惟有通过改革。首先机构改革,政府精简提效,可以提炼资产管理的有效模式;事业单位改制,可以使事业资产彻底转向社会化、市场化,缓和财政供需矛盾。其次要引入产权改革的思路,力促单位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解决政府机关中资产占有不均衡的问题。
3、全面提升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的效益高度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目前的累计水平已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警戒线,这与没有形成科学效益观念资产应用管理有着直接关系。长期以来,资产配置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忽略了因工作需要的基本要点,资产量无限增大,成为各级财政负担。
因此,一方面要把握好非经营性资产管理质量关,建立科学的资产使用观念和效益理念,建立工作需要配购资产的机制,克服无序购建的不妥做法。另一方面,要树立资产效益全局性,杜绝效益的本位性,把各自的资产需求置于发展中的整体需要之中。
4、要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规范财政与财务管理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是现代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现代财政管理十分关注的对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衡,资产管理具有自己的特性,这是做好工作必须把握的尺度。因此,在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活动,必须以扎实的财务基础作为先决条件。同时要做好财政管理和基层财务管理,必须紧扣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这一环节。为此须把握以下要点:要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融入财务管理之中,使资金转换为资产过程中处于规范效益要求中;使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监控有度之中。
原则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活动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保持国有资产安全原则
国有资产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全体中国公民,目前由国家作为代理人加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其他任何人都
非经营性资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不得处分、私分、侵占、毁损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原则。在非经营性资产剥离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低价出售、私下无偿转让或占有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有资产的流向与变现过程,切实发挥管理职能。
2、经济性原则
并非任何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之后都会给企业带来正面效益,有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反而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负担。因此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当审时度势,按照经济与否确定是否进行剥离。另外,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战略发展规划等,考虑到某些非经营性资产对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作用。因此,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非经营性资产应当坚决予以剥离;对于剥离效果不佳或者留在企业内部对企业长远发展还有积极作用的资产,应予保留。
3、区别对待原则
对于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应当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被剥离资产的独立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众多原因,准确选择资产剥离的方法和模式以及经济后果。不能不加分析地采取强制性的统一步骤或方案,而应当对不同条件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管理
预算单位作为占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重要群体,在管理中把掌握的资产变为效益业绩资产是改革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要在适应形势、力求改革、规范管理、平衡提效的思路框架下。积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抓好思想认识工程
统一思想认识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为此要做到制法、执法和用法三个层次的思想都要统一到如何做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层面上。
并做到四个方面认识的统一:
①、做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必须按照改革思路进行;
②、做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必须上下一致合力进行;
③、做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必须看准问题进行;
④、做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必须依法进行。
2、建立必要可行的法制工程
就目前而言,虽然《会计法》已经出台并执行多年,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增添有关资产管理方面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同时要不断从维护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出发,执行《政府采购法》。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制定《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规则》。
以上就是12行金融导航网12hang.com)对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的问题解答,如您对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的问题解答有更好的解答,请通过QQ:2477359901 / 2477359901@qq.com 向我们反馈!

相关问答

什么是证证核对? 什么是仓储运作成本? 什么是固定资金? 什么是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资金成本? 什么是比较资本成本法? 什么是社会边际收益? 什么是分部报表? 什么是深石原则? 什么是短期成本? 什么是财务管理理论? 什么是长期债务? 什么是财务状况分析? 什么是内部报表? 什么是预计财务报表? 什么是单位报表? 什么是社会平均成本? 什么是鲍摩尔模型? 什么是资金平衡表? 什么是支票结算? 什么是税收价格论? 什么是存货储囤成本? 什么是利润分配表? 什么是银行本票结算? 什么是静态会计报表?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什么是合并会计报表? 什么是执行性成本动因? 什么是协商议价法? 什么是流动资产盘盈? 什么是账实不符? 什么是个别财务报表? 什么是流动资本? 什么是营业现金流量? 什么是不定期清查? 什么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什么是不良质量成本? 什么是权益资金成本? 什么是存货盘盈? 什么是项目成本? 什么是私人成本? 什么是责任成本核算? 什么是评估确认法? 什么是客户盈利性分析法? 什么是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什么是盈利反应系数? 什么是所有者论? 什么是成本习性? 什么是资本公积的核算? 什么是模拟成本? 什么是商业汇票结算? 什么是泛成本? 什么是原材料估价入账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标价成本? 什么是Stulz模型? 什么是代理成本? 什么是库存成本? 什么是指数趋势分析? 什么是商品运输费用? 什么是间接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