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人设立

什么是法人设立

什么是法人设立?

法律法规 319人次 2022-9-14 09:06
我想问一下,什么是法人设立?
最佳答案:
法人设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使社会组织获得法律上人格的整个过程,即它是创设法人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不同的民事主体取得法律上的人格的方式并不相同,自然人是通过出生这一事实而取得法律上的人格,而法人只能通过设立而取得法律上的人格。严格地讲,法人的设立和法人的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创设法人的行为,后者是法人得以存在的事实状态,因此,法人的设立是法人成立的前提,法人的成立是法人设立的结果,法人成立意味着法人设立的完成,但法人的设立并不必须导致法人成立,当设立无效时,法人就不能成立。但在通常情况下,法人的设立不仅是指设立法人的行为本身,也指设立的结果,即法人成立。
法人设立的原则
关于法人设立的原则,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不同类型的法人,甚至对同一类型的法人的设立所采取的原则也不完全一致,因此,法人的设立原则并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它因法人的类型不同以及时代的演变而有所差别,概括起来,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如下几种:
1、放任主义。放任主义也称自由设立主义,即法人的设立完全听凭当事人的自由,国家不加以干涉或限制。
2、特许主义。特许主义是指法人的设立需要有专门的法令或国家的特别许可,在特许主义下设立的法人称为“特许法人”。
3、行政许可主义。行政许可主义又称为核准主义,指法人设立时除了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4、准则主义。准则主义也称为登记主义,指由法律规定法人的条件,法人设立时,如果其章程具备规定的要件,无须主管部门批准,就可以直接向登记机关登记,法人即告成立。
5、严格准则主义。严格准则主义是指法人设立时,除了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外,还必须符合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其他一些限制性条款。
6、强制主义。强制主义也称为命令主义,是指国家对于法人的设立、实行强制设立,即在一定行业或一定条件下,必须设立某种法人。
我国的法人设立,对于不同类型的法人采取不同的设立原则。对于企业法人,传统上一律采用行政许可主义,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颁布后,开始有所区别对待,即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主要采用严格准则主义,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非公司法人的设立仍采用行政许可主义;对于机关法人的设立采用强制设立主义;对于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根据《民法通则》第50条第2款的规定,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原则;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其设立采用特许主义,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因其一般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其设立采用的是行政许可主义。
以上就是12行金融导航网12hang.com)对 什么是法人设立? 的问题解答,如您对 什么是法人设立? 的问题解答有更好的解答,请通过QQ:2477359901 / 2477359901@qq.com 向我们反馈!

相关问答

什么是利息之债? 什么是责任竞合? 什么是财政法律关系?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什么是集成化财务管理?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 什么是不当得利? 什么是不真正义务? 什么是代物清偿? 什么是企业法? 什么是侵权损害赔偿? 什么是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 什么是后合同义务? 什么是效用最大化? 什么是代理权? 什么是连带之债?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什么是主给付义务? 什么是特殊诉讼时效? 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权? 什么是损益相抵原则? 什么是单方允诺? 什么是明示毁约? 什么是沉默欺诈? 什么是保证人追偿权? 什么是执行管辖? 什么是法院调解? 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什么是仲裁协议? 什么是法定代理? 什么是诉讼风险? 什么是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 什么是共同保证? 什么是损害赔偿金? 什么是按份之债? 什么是从给付义务? 什么是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什么是履行不能? 什么是清偿抵充? 什么是表见代理? 什么是股权执行?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 什么是未决诉讼? 什么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一般保证责任与连带保证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行政裁决? 什么是免除? 什么是知情人员? 什么是法律规避? 什么是普通诉讼时效? 什么是赤道原则? 什么是种类之债? 什么是债务更新? 什么是人力资源成本? 什么是临时仲裁? 什么是汇票保证? 什么是补偿性赔偿? 什么是诉讼时效? 什么是简单之债?